(綜合報導)今年初,中國農業農村部發佈了《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》,將擴大中國東北、黃淮海和西南地區的大豆種植面積。2019年大豆面積增加1,000萬畝。 央視網5月14日報道,中國東北地區眼下正在大面積地春播。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大幅增加。中國在去年大幅減少對美國大豆的進口,令美國大豆產區的農民受到重創。今年5月中旬,中美貿易爭端再度升級,料中國對美國的大豆採購量還會繼續下滑。 為了鼓勵大豆種植,中國政府在今年出台了補貼政策。每畝大豆補貼340元人民幣。比玉米每畝高出295元。政策引導提高了農民的種豆積極性。有中國「大豆之鄉」之稱的黑龍江省海倫市,種植大戶都不約而同地擴種大豆。 海倫市副市長王寶峰表示,今年大豆種植面積達到了260萬畝,比去年提高了60萬畝。面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兩個:一是政府出台了大豆振興計劃,農民看到了政策紅利;二是市場價格不錯,農民覺得有賬算、效益好。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5月10日,中國全國已播種各類農作物8.4億畝,完成意向面積六成以上。其中,大豆已播種37.4%。黑龍江和內蒙古種植面積增幅顯著。
大豆價格跌至約10年以來最低點
《日本經濟新聞》5月14日報道稱,作為大豆價格國際指標的美國芝加哥市場期貨行情(近期合約)5月13日繼續下跌,比上週末下跌0.06美元,收於1蒲式耳7.91美元。這一價格創出2008年12月以來、時隔10年零5個月的最低水平。由於對中國停止採購美國產大豆的擔憂,賣盤佔據優勢。 芝加哥期貨公司RJO Futures的分析師Phil Streible認為,「中美貿易摩擦也有可能持續至2020年,大豆行情可能跌破7美元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