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綜合外電報導)巴西傳出全球第一起移植死者子宮後,順利懷孕產子案例。受捐贈者的懷孕過程正常,去年12月15日剖腹產下一名2550克重的健康女嬰,現已快滿一歲了。學者認為,相關手術「技術上無問題」,但適用性較低。
45歲中風婦遺愛
巴西婦產科醫師4日在《刺胳針》期刊上發表這起成功案例。子宮移植手術在2016年9月進行,當時受捐贈者為32歲,因患有「苗勒管發育不全症候群」而沒有子宮,但卵巢仍有功能。捐贈者則為45歲,因中風不幸離世。
受捐贈者在移植手術之前,已進行體外人工受孕,取得8個初期胚胎。在手術後,她使用5種免疫抑制劑,以免身體排斥外來器官。移植5個月後,她首度有月經;在移植7個月後,醫師替她植入1枚受精卵,10天後證實懷孕。在她孕期屆滿35周又3天時,醫師替她進行剖腹產,並把移植的子宮取出,共花費10個多小時。
全球已知有10起移植死者子宮案例,但在此之前尚未有成功產子案例。研究共同作者、聖保羅大學醫院醫師艾澤森柏格說:「第一起活體子宮移植是一大醫療里程碑,只要有合適捐贈者及所需醫療設施,不孕婦女也有機會生下子女。但尋找活體捐贈者相當困難,有意願又合格的捐贈者多半是親友。」此外,同時替雙方進行手術也是一件浩大工程,但若使用死者子宮則可「降低風險和減少成本,因不會替捐贈者增添風險,也省去捐贈者接受漫長手術和住院的費用。」
適用性較低
台灣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李茂盛指出,目前台灣並未進行子宮移植相關手術。雖然「目前技術上沒有問題」,但考量到手術風險、排斥風險,以及有代理孕母等替代選項之下,子宮移植手術的價值較低。
瑞典一名婦女於2013年使用家族友人所捐贈的子宮,成功誕下一名男嬰,是全球首起使用活體捐贈子宮順利懷孕生子案例。目前為止,全球醫學團隊共進行39起活體子宮移植手術,並順利迎接11個新生命。
|